文章來源:商業周刊 - 女人購屋聖經 撰文:張彧 攝影:陳志亮 2012-03-21
買房子自住,眼前看的是「需要」,而不是「想要」。買房子和買衣服一樣,買的是適合目前身材的尺寸,以及適合現階段年齡與生活型態的風格。逛街買衣服,除了看價格,還要看品牌、看質料、看設計、看花色外;在看過了這些條件,選定了尺寸,拿著衣服試穿,如果不合身,即使是再好看、再便宜,也不能瞎買一通。 明明穿10號襯衫比較舒適,卻還要硬買穿了10年的8號尺寸,結果贅肉畢現,反而暴露缺點;明明平時習慣穿牛仔褲休閒風,卻突然心血來潮趕流行買了件可愛公主裝,800年才拿出來穿一次,徒然占據衣櫃空間……。
買房子,也是這個道理。買房子前,先想好現在生活裡最需要的是什麼?妳想買哪種房子?哪種房子適合妳?先看清楚自己現況的主要需求,再來調整購屋的條件。
準則 1
買房如買衣 合身擺第一 千萬要記住,合身最重要。
比方說,許多人搶破頭,想盡辦法要買「台北市」門牌的房子,但席娜卻選擇把在台北市的老公寓賣掉,帶著母親和弟弟移居新北市永和區的電梯產品,不但把樓梯換成電梯、老屋換成新厝,3個人住60坪的過大空間換成剛剛好的35坪3房,免去打掃和過於空盪的感覺。賣房子的錢買了新房子之後還有剩餘,留一筆錢在身邊,還賺了個心頭的踏實感。
席娜是藥廠研究人員,原本和家人一起住在台北市區精華地段約60坪的老公寓,隨著家中成員生活、工作的改變,兄弟們相繼到外地工作,家裡只剩媽媽和唸大學的弟弟,雖然房子位於明星學區,但對席娜一家人而言,卻已經不是居家必要,而且上下樓梯、倒垃圾等問題,也漸漸成為年紀已長的母親的負擔。
經過家庭會議後,有了換屋的決定。席娜把換屋的方向分成內、外兩部分,也就是什麼樣的產品(內),以及環境(外)。她問自己兩個問題:「產品以外,最重要的是什麼?我們現在需要哪種房子?」 對席娜一家人而言,產品以外,最重要的是生活機能。「我一開始先鎖定大台北地區幾個主要的捷運站,把需求與可負擔的房價交叉比對後,選定了永和區。」席娜說,新北市永和區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,捷運下一站就到古亭,房價卻和古亭站周邊相差近一倍之多,「永和距離台北市很近,除了捷運,還有很多公車,加上市場多,生活機能成熟,很適合我們。」
只要符合自己需求的,就是好地段,不必執著一定要買在台北市。
第2個問題:買什麼樣的房子最合適? 席娜和弟弟平時工作忙碌,媽媽也忙於自己的社交活動,白天經常沒人在家。因此,選擇管理完善的社區大樓,有門禁、管理員,也有垃圾集中區,收信、倒垃圾及居家安全都不用煩惱。 雖說每個月都要繳管理費,且社區戶數較多,還必須負擔30%的公設比,但經過權衡輕重的取捨結果,這是最合身的結果。席娜最後選定某社區35坪的3房住家,作為全家新生活的起點。
準則 2
自住、出租兩相宜 房子不論大小,地段、環境很重要。
女人買房子,除了滿足自住需求,更是重要的投資理財方式。錢不夠多,先買下一間小房子,住了幾年,無論是面臨結婚、生子、換工作或是移民國外等生活型態的改變而需要換屋,一間自住、出租兩相宜的好屋,可以租金養屋,轉售也能把資金用到需要的地方,在資產配置上可說是進可攻、退可守。
喬依今年38歲,在台北市信義區擁有一間兩房公寓,能擁有這間空間寬敞的住家,靠的就是幾年前在北投區買到了一間好房子。原來,喬依每個月繳的房貸,主要來源是出租北投小套房所得的租金。 喬依從大學畢業後,就進入餐飲業工作,為了省下通勤時間,喬依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間雅房,雖說地點很好、室友相處也不錯,但是不同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,總還是會有互相打擾的時候。
在雅房住了4年後,喬依某天被雜誌上的一句話打動了,「這年頭什麼都有可能貶值,唯獨一間合適的房子不貶值。」她想一想,的確,房子自住的時候不用擔心貶值的問題,而不住的時候,還有很多人需要房子。無論以後出租或轉手,都會是很好的經濟後盾。於是,手頭上自備款不多的她,務實地決定買小套房。 沿著捷運逛了大台北一圈之後,決定了北投。 喬依說:「我是單身上班族,幾乎3餐都在外面吃,北投站附近市場、便利商店、小診所,甚至電力公司、電信公司都有,生活機能很成熟,房價又是我負擔得起的。老實講,北投離當時上班的地方滿遠的,但是可以在捷運上看書,也算是一種休息。而且,捷運附近、生活機能好的地方,無論要出租或是轉手都比其他地方有優勢,這些都是我決定的重點。」
喬依在北投住了6年,工作愈來愈順利,收入也跟著上調,小套房的貸款差不多還清了。去年,她換了工作,決定搬回市區。透過朋友介紹,在信義區找到一間2房的公寓,而北投的小套房,因為有近捷運、生活機能成熟的優勢,很快就以每月12,000元租出去,這筆收入,剛好用來貼補新家的房貸。 喬依說:「現在先租出去,以後有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,也能賣掉變現,還好當初有先買那個小套房,自住省下租金、現在不然等我存夠錢才買房子,房價都不知道漲到哪裡去了。」
山上住宅清幽,相對地,生活機能可能較為不便。
準則 3
只要路頭 不要山頭
比起具有增值潛力,但需要時間發展生活機能的新興重劃區,成熟的商圈是更合宜的選擇。至少在半夜肚子餓想吃消夜時,不需要驅車長途跋涉才能溫暖空虛的胃。 凱薩琳原來租住在淡水紅樹林的小山坡,雖然步行5分鐘就能到捷運站,但是當地最好的生活機能,就是3家便利商店。 因此,想吃消夜時,只有在天氣好沒有下雨的時候,她才願意花上來回至少半小時的摩托車程,騎到竹圍或淡水買東西,平時最常去的,還是各便利商店的熟食區。
由於她出入辦公室的時間不受限制,雖然通勤距離是長了一點,但一向喜愛大自然的她卻也甘之如飴了4年多;直到最近因為生活的變動,搬到永和頂溪站一帶,她才對兩地生活機能便利性差異性之大,感受深刻。 「從山上搬到市區後,我的人生效率加倍了。」工作到深夜想補充能量,好好地犒賞自己的胃,走路5分鐘就有熱騰騰的小火鍋、臭豆腐可以吃,或是到生鮮超市買些青菜回家煮麵吃,都比吃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或加工食品來得好,身體和健康的效能,第一個就先得到提升。 接著是交通時間的大幅縮減。以往摩托車只使用為住家附近代步工具,出入市區不是靠捷運,就是計程車,現在主要的交通工具又變回摩托車,不但方便許多,也省下很多搭捷運和計程車的開銷。
就連生活的內容,也得到了多元伸展及豐富充實的機會,不再像以往,只滿足於享受大自然風光,不然就是受限於必須在捷運最後一班列車的時間之前回家。 現在,到戲院看一場院線片變得很方便,取代了過去在家裡拿遙控器看DVD;想和朋友喝一杯深夜咖啡也不必再趕捷運了,愛聊多久就聊多久。由「山頭」換住「路頭」,凱薩琳的生活跟著180度大轉變。
準則 4
左有學院 右有醫院
注重體態勻稱的女性,如果不是被擁有運動休閒設施的社區吸引,就會加入住家附近的運動會員俱樂部,希望能夠增加自己鍛鍊身材與健康的機會。女人買屋時,不妨選擇學校附近的房子,著眼點不在於入學機會,而是學校內的休閒與運動設施。 配備休閒設施的社區固然方便,但每個月的公設維護,以及管理費用,累積起來是一筆可觀的費用,因此,選擇學院周邊做為居住環境,不只是為學齡兒童考量,還可以免費享受校園內的休閒綠地,一舉兩得。
學校的操場是安全跑步的好場所,校內的游泳池通常會對外開設游泳班;如果是大專院校,通常校地廣大,設施又多,不僅適合運動,更是散步、與家人和友人談心的好去處。以台大校園為例,就是附近居民最好的「公共設施」,不論老、中、青、少,都能在台大校園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運動及休閒方式。 除了學院,若是附近有大型醫院,當遇到任何突發狀況時,都可以快速地緊急應變。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,尤其是對家裡有年紀大的長者,或有慢性疾病需固定回診的女性購屋族而言,住在醫院附近,必要時可自行就診,子女不必經常請假陪父母看病;或是家中有人住院需要照護,家裡住得近,換洗衣物及往返便利,使得陪伴家人的負擔大為減少,這也是過往較不受歡迎的醫院周邊住宅,近年卻漸漸成為搶手貨的主要原因。
以新北市中和區的署立雙和醫院為例,院址原來是墓地,周邊房市一向不受注意,而在動工後就吸引建商推案,且在兩個月內就銷售完畢;開幕營運後,成屋市場也熱絡起來,主要是家有慢性病患的居民換屋至此。 醫院和學院,為房子帶來的不僅是生活的便利性,同時也為房屋的出租性加分不少。老師、醫生、護士等,是房東心目中的優質承租客群,這些薪資水平高的租客,不僅能帶來較好的租金收益,再加上教職、醫護工作穩定,找到合意的房子就可能久租,對房東而言,不需時常尋找新房客,省下不少麻煩。
社會邁向高齡化,子女為了方便長輩就醫、陪診,鄰近醫院房子指名度大增。
出處>>> 台灣房屋.女人當家
留言列表